大将筹边尚未还(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大将筹边尚未还的一些知识点,和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大将筹边尚未还的一些知识点,和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
  2. 清朝末期谁收复边疆
  3.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

左宗棠。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出自左宗棠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原诗为: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诗意

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全诗意思是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

清朝末期谁收复边疆

左宗棠

清朝末年,国力衰微,列强不断侵略,几次联军打到北京,大清朝是逢战多败!而清末唯一的壮举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而让后世无法想象的是,在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平定,大清国力孱弱的情况下,左宗棠靠什么收复新疆?真相让人佩服!

第一,“棺材”。

左宗棠这位清末柱国之臣,那是有铮铮铁骨的。在当时俄国,英国染指新疆,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很多大臣如李鸿章是主张放弃新疆的,认为鬼子都从海上来,海防最重要!而左宗棠据理力争,表示塞防关乎国家存亡,并且愿意亲自上,抛下头颅也要收复新疆。最后获得慈溪的同意,而左宗棠抬了口棺材上前线,向俄国人表明了誓死一战的决心!这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精神基础。

第二,“1000万”。

而这场远离中心,在大西北荒漠进行的战争,没有钱是无法想象的。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军粮,打仗无从谈起。而且当时往大西北运粮那也是比登天还难!而左宗棠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钱,因此据理力争,朝廷最后拨款1000万白银,作为军费。1000万什么概念,在当时财政枯竭又有无数赔款的情况下,朝廷拿出1000万作为军费那是相当大的决心啊!有了这1000万,军粮不是问题,军饷也不是问题,这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杀鸡儆猴”。

当时左宗棠也知道跟俄国人打,1000万肯定不够,自己可能也要真的用棺材抬回来。因此,制定了杀鸡儆猴的策略。死揍阿古柏,震慑俄国人,拉拢英国斡旋。因此左宗棠入了新疆,对着狂妄的阿古柏侵略军那是迎头痛击,虽然清军打不过洋人,打中亚的假洋鬼子还是很轻松的!因此,实际上左宗棠是花1000万在跟阿古柏打,自然胜算大很多,打的阿古柏找不到北,只好全线溃退,逃回老家去了。打完阿古柏,军事做好进攻俄国人的准备,再跟俄国人谈,找英国人斡旋。最后,以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换回伊犁和俄国人的撤军。

我们不得不佩服左宗棠老帅的铮铮铁骨,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假使没有左宗棠这样的柱石,我想,15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出自

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原诗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关于大将筹边尚未还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jeren.cn/29032.html